《泉城》说课稿

时间:2024-07-30 01:11:16
《泉城》说课稿

《泉城》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泉城》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泉城》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泉城》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1篇课文。本单元共安排了四篇精读课文《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其中有三篇课文描绘了祖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有一篇课文介绍了荷兰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异国风情。

《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文章结构是很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第一小节为课文的第一部分,总写了济南的泉水不但多而且美。第二至五小节为全文的重点,四个自然段的布局及写法也很相似,都是先介绍泉的位置,再抓住各自特点重点勾勒和描绘。这四节分别介绍了珍珠泉的“神奇”、五龙潭的“泉多”、黑虎泉的“水声喧腾”和趵突泉的“大、清、美”。另外全文还多次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泉水的特点。

新课标中对三四年级段的阅读要求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词典理解生字词的意义;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等。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语言的能力。基于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本篇课文的内容,针对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理解运用本课生字词。理解第1自然段的句式特点,会用“有的…有的…”练写一段话。

3.借助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其中第1、2两点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第3点是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激趣法、指导阅读法、媒体演示法、拓展迁移法。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上,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发现法、讨论法、朗读感悟法。

三、说教学准备: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课前我准备了文中重点语句、以及珍珠泉五龙泉黑虎泉的图片、趵突泉的视频等做成的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主要是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读通课文。理解课文的构段方式,精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对泉城有一个大致的总的印象。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复习第一自然段,回忆泉城总的特点,引出新课:游览其中最著名的四处泉水。

(二)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以采访的口吻收集学生对游览这四处景点,希望获得的知识,定出游览目标,也就是阅读目标。

(三)导学“趵突泉”。

先带领学生游览最著名的“趵突泉”,指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知趵突泉这一景点的三个知识点:位置,特点,名字由来。为学生接下来进行的自由阅读指明了方法。

(四)选学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潭:

由于四个景点的介绍方式是一样的,所以在此处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品读,体会,用和“趵突泉”同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自己喜欢的泉水,并且把自己的收获和同桌分享,最后还叫学生把自己对景点的游览感受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景点知识点印象的同时,也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表现了出来。

(五)写作方法指导:

小组讨论完成课后第四题,引发学生对作者用词精准的赞叹。

(六)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让学生把学到的写景方式,技巧,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泉城》说课稿2

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要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文章——《泉城》。下面我将从教材解读、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以及教学流程作具体阐述。

一、教材解读

《泉城》是一篇写景文章,介绍了济南的一种风物特征。从文章的篇章表达形式上来看,本文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进行布局谋篇的;先概述后分述,先面后点;中间并列的分述部分构段方式基本相同,都是先交代泉的地点在哪里,再通过几个形象的动词来交代泉水的特点,如“珍珠泉”是“涌”,“五龙潭”是“汇注”,“黑虎泉”是“喷吐”,“趵突泉”是“冒”。从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来看,文本的总起部分是工笔细描铺成的,用“四个有的……”这样的整体描写让读者初步感受泉城的独特,这个文本跟其他文本有所不同的地方就是中间部分采用的是大量白描手法勾勒的。

在写泉的文章中,老舍先生的《趵突泉》从语言表达上来说更胜一筹,那么这篇文章的价值又在哪里呢?我们可以借鉴从人教版教材编排的特点来审视。崔峦说:“根据教材编排特点,结合学生写作能力发展需求,写景类的文章必须要在四年级完成。三年级上册做到有物,下册做到有物、有序;在四年级上册,学生需要形成的是有物、有序、有特点。到四年级下册,做到有物、有序、有特点、有具体。写景类的习作文章基本到此结束,学生完成一个能力训练。”我们的学生刚好是四上,需要形成“有物、有序、有特点”的写景类文章的能力,这篇文章正好符合这个年段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而《趵突泉》在苏教版中安排在四下的目的也在于此。由此可见,《泉城》的价值在于它的篇章结构更符合该年段的学生搭建写景类文章一般意义上的图式。

从写的角度来反思我们的阅读教学。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并学习写总分总,但是大部分到六年级还没掌握,运用崔峦先生的话说就是“以读促写太少了。”主要就是说的太多,写的太少。

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说:语用的路径就是通过写来带动对内容的理解。在学本篇课文之前,本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城》、《颐和园》等总分总的写景类文章。那么,如果我们还从内容上来理解的话,就完全丧失了这篇文本的价值,我们把这篇文本定位于是写作的一个样品,(即王荣生博士对文本功能分类中的一类,主要是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主动建构文本的言语形式,表达结构。)以读促写,发展学生的言语。不是学总分总,而是运用总分总的方式来写,实际上就是帮助建立学生写景类文章的一般意义上写作框架,即图式式地练写。

二、教学理念

……此处隐藏7931个字……p>(2)学生自学。

(3)检查。 ①看图。 ②填表。

(4)练习朗读。

3、学习第6自然段

三、小导游

四、总结全文

《泉城》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泉城》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用书四年级上册第八课。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本篇课文的内容,针对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1自然段的句式特点,会用“有的……有的……”练写一段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第1自然段的句式特点,会用“有的……有的……”练写一段话。

难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四、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我力求在通过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极具感染力的网络环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身感悟、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加工信息,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

五、教学准备:

为了弥补学生认知上的不足,我制作了《泉城》的学习课件,其中包含“四大名泉”(部分画面)、“课文赏析”(对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并显示图片,比如: 白浪翻滚、晶莹剔透) 、“拓展延伸”( 老舍的《趵突泉》)等几个版块,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扩展性学习提供了资源,搭建了平台。在图、文、声、像等多元信息的共同作用下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由这些感性认识深入到对文章中心的感悟。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主要是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读通课文。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课

1、同学们,云南省的省会昆明因为四季如春,所以被称为春城。你知道山城、冰城、羊城分别是哪里吗?那么,我们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又被称为什么城呢?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济南为什么会被称为泉城?

2、屏显句子: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谁能加上“因为”连起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让学生学习使用简单的常见的关联词。

3、过渡:大家想不想去泉城旅游观光啊?好,老师今天就带领你们去欣赏一下济南的泉水。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二)、精读第一段(加强朗读,读中品味)

1、屏显句子: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学生齐读句子。【设计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句式的特点,让学生联系平时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语言的积累和知识的扩充。另外对活跃课堂气氛有一定帮助。

2、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泉水的,这些泉有什么特点?

3、屏显句子: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A、读一读这个句子,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B、学生交流讨论:

(都有“有的”;前两个句子写泉水的形态,后两个句子写泉水的声音;先写看到的听到的,再写想像到的。)

C、回忆一下,平时的课外活动时间或者是体育课上,你们都做些什么活动呢?学生练习用上“有的”说一句话,如果能在后面加上自己想象到的,那就更好了。

【设计意图】: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只要理解词义,能感情朗读,便大功告成了。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必定僵化。这一次,我让学生再仔细读这一句,找一找是否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一般能找出:⑴有四个“有的……”。⑵前两个“有的……”是讲泉的形态,后两个“有的……”是描述泉的声音。⑶每一个“有的……”都是先讲看到或听到的情景,再讲作者的想象。引导学生发现句式的特点,帮助学生悟透句式特征之后,我引导学生将目光转移到欢腾的操场上,仔细想想同学们开展了哪些活动,是怎么开展的?又采用先扶后放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四个“有的……”说话。并拓展学生的思路,把视野放得更宽广些,除了说运动项目,还可以说其它的内容。如天上的云、果园里的水果等。通过训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积累语言。

D、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再读最后一小节。

【设计意图】:在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培养语感的最有效的途径。

4、过渡:济南的泉水不仅多,而且也很美。在济南的七十二泉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个泉呢?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给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以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三)、选读第二段:(示范引路,明确学法)

1、选学生最喜欢的先学(如:趵突泉 )。播放“趵突泉”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说说自已看了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 把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辅助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视频更直观地认识到趵突泉的位置和特点,有助于化解教学难点,提高学习积极性。

2、自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学生自读,同桌交流。

3、指名学生全班交流。(先介绍趵突泉的位置,再介绍趵突泉的特点。)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配乐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学生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将学生引入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5、练习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趵突泉。(配乐播放趵突泉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让学生边看边解说。)

【设计意图】: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体会趵突泉的特点。其次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趵突泉,实际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内容进行加工、重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自主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迁移运用,尝试学法)

让学生根据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主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合作探究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分别有什么特点?

(五)、回读全文,升华情感

让学生回读全文,结合板书,说说自己现在最想说什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再指名说。

(六)、拓展练习,课外延伸

1、练习用“有的……有的……”写一段话,最好能加上自己的想像。

2、回家后,给爸爸、妈妈当导游介绍趵突泉。

【设计意图】:体现了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附:板书设计:

泉水多、美

8、泉城 ←――――――――――――― 济南

闻名天下

《《泉城》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