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
(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等)
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
(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
(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
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
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
(小组讨论,交流)
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
(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三、引导观察第3页下面的一幅图,学生畅谈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一、观摩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
1、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
2、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收集资料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成果。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
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
2、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
要求:
(1)认真阅读材料。
(2)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3、教师巡视指导,多作点拨。
4、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
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宝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第三课时
一、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1、齐读“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
(3)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4)看第5页左上方的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正在干什么?老师呢?
(5)看第5页右上方的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6)最后两幅图表现的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老师又分矧在做什么?
二、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第4、5页的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卜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
3、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
三、发出号召,希望学生早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懂得勤学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使学生了解学会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勤学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使学生了解学会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懂得勤学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
2、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勤学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看第1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1、齐读“不懂就问”。
……此处隐藏11362个字……。
(2)下面这幅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
(3)观察圆形放大图,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4)小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做笔记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是摘抄好词佳句和相关的知识,还是编写读物提纲,或者是写读后感,对我们的学习都是有好处的。
2、指导观察么2、3页的插图。
(1)观察左上角的插图,同学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观察右下角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明白了什么?
(3)观察左下角的读书笔记,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
教师讲解:读书笔记的标题可以直接写“读某某文”或“读某某书有感”,也可以在标题下面再加一个副标题,副标题前要用上破折号,但无论是什么题目,行款都与写作文相同。另外,要写好读书笔记,必须深入了解所读的书或文章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4)观察右上角的卡片,了解卡片的内容,比较这几张卡片在形式上的不同。
小结:卡片的种类较多,最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标准卡片,上面有“类别、编号、文题”等等,摘抄时要填好;一种是自制卡片,但也要注明摘抄内容的出处。摘抄的卡片要归类保存好,以便需要时查找。如果我们从小养成摘抄卡片并分类保管的习惯,知识量就会大大增加,作文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三、指导尝试
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
2、学生阅读,做读书笔记。
要求:
(1)认真阅读材料。
(2)用上常用的三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3)读后可以用三言两语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交流。
四、总结
读书做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我们努力做到长期坚持培养好习惯,这样会终身受益。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让学生了解使用工具书的意义和作用,掌握选择和购买工具书的方法。
2、教育学生逐步养成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出示挂图:读读框内上下两行文字,说说图上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明确图的主题。
2、小结: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不可能门门知识都精通。要学习各种知识,就离不开书本和老师。工具书就是我偿不说话的老师。遇到疑难问题,如果老师不在身边,就可以通过查字典、语典等工具书来解决。
二、指导看图,学习使用工具书
1、观察第4页下面的插图,说说图上有哪些工具书,你现在有哪些工具书,还准备购买什么工具书。
2、观察第5页上面的两幅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是怎样选择和购买工具书的?
小结:购买、借阅工具书应去书店或图书馆专门的柜台或书架旁选择,要先确定自己需要的工具书属于哪一类,按类型找到后再看书脊上的名称,最后将要购买或借阅的工具书轻轻抽出来。
3、观察第5页下面的两幅图,说说这两位小学生是怎样使用工具书的?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举例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怎样使用工具书的。
三、实践掌握
1、出示:浩hàn,查出“hàn”的字形和这个字的意思。
2、“洋溢”这个词语中的“溢”怎么读?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在字典里查找的?
3、总结评比。
四、总结
1、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这一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
2、老师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能认真学做毳笔记,根据需要查找工具书,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字典的用途,掌握基本的查字典的方法,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初步养成主动识字、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勤于查字典的习惯及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学习。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学期你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
2.本学期还要重点培养两个学习习惯,其中一个为勤查字典(板书)。
二、指导看图
1.看第一页上面的插图,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师述:我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知道了多读课外书的好处,可是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我们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3.仔细看上面的小图:图上的老师在向我们推荐什么?(字典)
4.看下面两副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字典呢?
5.从整体入手,仔细看下面的小图,完整地说说图上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
6.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看图,说说同学们在干什么?
7.看第二页图,说说还有哪些情况下我们经常用到字典的?{在学校,在家中}
8.谈谈你平时是如何使用字典的?
三、总结板书,进行练习
1.说说新学期里自己准备怎样培养自己勤于查字典的习惯?(小组交流)
点评: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交流,既可以在别人的讨论中得到启发,也可以由小组长组织同学们在学习中展开竞赛,更快的养成良好的习惯。
2.阅读课外读物。
第二课时
一、简介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先生吗?他曾经给一位小学生写过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就如同采蜜,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句话就告诉我们,乐于课外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中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我们的字典朋友,可是如果不认识的字太多的话,那就肯定会影响我们的阅读效率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书。
二、指导看图
1.看第3页上面第一幅图,从照片上你看出了什么?
2.第2、3幅图画了什么?
3.他们通过什么途径识字呢?
4.看下面第一幅图,同学们在干什么?(津津有味地聚在一起看图识字)
5.看下面第二幅图,两位同学在干什么?(在大街上看铺名识字)
三、小结
图上的同学挑选适合自己的,自己喜爱的方法识字。字识的多了,阅读课外书籍、报刊也就方便多了,这样就可以从中学到许多课本里没有的知识,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
四、讨论
1.你想读课外书吗,有什么困难?(大家交流解决。)
2.谈谈你平常读了哪些课外书?有什么收获?
3.今后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主动识字?
4.布置一个月后进行识字比赛。(分“个人奖”和“小组奖”)
文档为doc格式